臉紅小編說:

細看做愛滋篩檢的心路歷程,少有人分享愛滋篩檢後的心得文,大眾聽見愛滋篩檢,也都以先入為主的標籤去定義他人。讓我們一起了解愛滋篩檢的過程與重要性,大方地做愛滋篩檢!(推薦閱讀:女孩也該篩檢!1 分鐘了解愛滋篩檢五步驟

篩檢為何難以啟齒

愛滋篩檢是匿名的,網路也是,但在網路上篩檢的心得文並不常見。甚至有女性在發生高風險性行為後,鼓起勇氣到醫院篩檢,並寫了篩檢的流程到批踢踢和鄉民分享,從打電話、約時間、到諮詢室、抽血,臨場感強烈。這樣的分享卻遭來一片辱罵,留言充滿許多「母豬」、「妓女」、「分手了吧」、「爛人」、「不要危險性行為就好」、「會怕就別玩」。

在現實生活中,就又更難在聊天中聽到篩檢。是什麼讓篩檢難以說出口?即使談論了篩檢,用怎樣的態度談比較恰當呢?

性污名:講到性,就很髒

需要做篩檢,往往表示有了高風險性行為,例如無套性交、用藥性愛、靜脈施打藥物。這些行為往往不見容於社會,被加上負面的標籤,在道德上是不好的事、不該做的事。導致「需要做篩檢」這件事也變得難以啟齒。

在這樣的多重壓力下,篩檢者不一定有辦法說出「我做了篩檢」,他不知道朋友家人會如何看待他,甚至連踏入篩檢診間,都會懷疑是否有人在看自己,擔心會不會遇到認識的人。我們很難要求篩檢者分享他們的經歷,這將導致篩檢資訊很難透過口耳傳播,需要仰賴其他媒體。在相對安全的匿名網路上,當看到篩檢經歷分享時,就趕快點進去看呀。(推薦閱讀:預防愛滋「事前藥」?帶你瞭解 PrEP 的服用與效果

而當有人在生活中告訴你「我今天去了篩檢。」那可能要恭喜你,這個朋友對你有一定的信任。

和伴侶做愛就很安全,嗎?

部分人和不是伴侶的人做愛後,會特別擔心是否感染愛滋。這背後可能來自於關於性愛的刻板印象:忠貞的、一對一的性愛是好的、安全的,而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的性愛是不好的、危險的。

但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能夠確保伴侶或配偶完全沒有和其他人做過愛嗎?

和性行為風險直接相關的是「性行為進行的方式」,是否戴套、是否使用PrEP(預防性投藥),並沒有辦法透過「和誰做愛」判斷是否安全。也因此,台灣已經推行孕婦全面篩檢愛滋,並不是結了婚的做愛就是安全的。另一方面,當和伴侶從事高風險性行為,可以把「愛滋篩檢」納入考慮。

愛滋可怕嗎?

部分人對「愛滋病毒」感到恐懼、尷尬,怕萬一篩檢出愛滋病毒後無法承受,因此避免面對篩檢。愛滋的可怕來自於疾病本身嗎?

在有效治療、規則服藥的裝況下,感染愛滋不會減損壽命,可以活的預期壽命和未感染者幾乎沒差別。2017 年在醫學權威<刺胳針Lancet>期刊上的論文同樣支持這樣的看法。

除了壽命幾乎沒有差別,今年美國疾管局剛公布一項備忘錄,支持「測不到=不會傳染」這項說法。這並不是橫空世出的觀點,而是基於伴侶研究(Partner study)、相異世代研究(Opposites Attract cohort study)等大型計畫的科學,這兩個研究分別收集了 888 對和 358 對伴侶,一方是愛滋感染者,已經服藥穩定控制,一方還沒感染愛滋。這些伴侶長時間相處,發生不少次無套性愛,卻沒有任何一對伴侶因此而傳染愛滋給對方。

當然,醫學上並無法宣稱「OOO 的機率等於零」,但這樣的研究至少告訴我們,目前並沒有人在病毒測不到的情況下,傳染愛滋給其他人。

這些科學證據再再顯示,愛滋這項疾病並沒有想像中有這麼高的致死率,無論是治療或是預防傳染,我們都有方法可以使用。(推薦閱讀:【臉紅測驗】你想過,愛滋離你有多近嗎?

篩檢難以啟齒並不是一個人的難題,許多人都有類似處境,也無須孤軍奮戰。了解篩檢為何難以啟齒之後,並不一定要大肆宣傳自己篩檢,可以依照自己和他人的信任關係、家庭的互動來評估。和人分享時也要小心「我有篩檢所以我是乖寶寶」、「沒有篩檢的人缺乏道德」狀況產生。當每個人都對性、愛滋更友善更了解,難以啟齒的狀況可能就會自動解除了,在那一天來臨之前,每個人都能做一些小努力。

關於匿名篩檢如有問題,可求助各大醫院諮詢電話,或致電民間團體。 抽血、快篩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