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紅小編說:

那年代高喊我要性高潮!細看性解放的文化歷史與美國「性解放」時代的放蕩青少年。(推薦閱讀:【情色文化】21 歲脫衣舞孃 Eden,援交後受審的日子

性解放(sexual liberation)又稱為性革命(sexual revolution),是20世紀60至70年代發生在西方世界的一種挑戰傳統性觀念和性道德的社會思想和社會運動。

主要以嬉皮士為代表(不過正確來說,比較算是60年代早期被稱呼為垮掉的一代的披頭族 )他們要衝破束縛,挑戰權威,於是在它的影響下搖滾樂和性解放開始興起。

(下次跟大家介紹整個 60 年代從披頭客到嬉皮士,與搖滾樂之間的故事)

20 世紀的性解放並不是從60年代開始的,在20世紀初已見端倪。 那時,一些科學家們開始不遺余力地推廣性科學,性學書刊和黃色淫穢書刊都大量出現,一些青年人開始鼓吹性的自由和快樂,婚前性行為,婚外性行為都大量增加,婦女解放運動進一步興起,同時,賣淫業也在加速發展。

直到 40 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社會轉入和平時期,在復蘇、調整以後,60年代,歐美再度爆發了一場性革命,暴風驟雨般地使性保守轉為性開放,這是對維多利亞時代性禁欲主義的徹底批判與反動。

這股「性革命」的思潮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是一系列必然因素起作用的結果。

如前所述,除了有歷史的根源以外,從19世紀末開始興起的現代性科學,其理論對「性革命」也有影響,特別是靄理士和弗洛伊德,他們是首先提出過度的性壓抑會對個人造成心理戕害的兩位心理學家。

20世紀50年代

美國戰後經濟高速增長,在這個時期長大的一代,沒有物質的匮乏與艱辛,他們無所事事、充滿寂寞,渴望與別人的親密接觸,這就為性解放提供了迅速發展的“潛力”。

20 世紀 60 年代

美國嬉皮文化,是以男性為中心的文化,在戰爭的陰影下,他們以與女人做愛來消解內心苦悶與彷徨。

20 世紀 60 年代

在古往今來的思想家中,就屬弗洛伊德最紅,他的一些名言,被當時信奉性解放的美國青年掛在嘴上,念念不忘。弗洛伊德說:“所有的快樂都源自性快樂”;“精神官能症起源於不滿足的人的性需求”;“不管在男人或女人身上,性干擾是造成疾病最強大的影響力量”。把這些話集中在一起,就產生了《花花公子》創辦人海夫納最自豪的一套“性的哲學”:人們需要性發洩,認真的性發洩造就健康的人。

1960 年

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通過了讓口服避孕藥正式上市。 這就為性愛與生殖脫鉤提供了方便,因而也讓性愛與家庭之間的鏈條迅速斷裂。性愛──不懷孕──不生孩子──不帶進家庭的機制,才有真正的“性的解放和自由”。

1967 年

當時,在美國還有16個州的法律不允許白人與黑人結婚。而正好在弗吉尼亞州一個白人娶了一個黑人作妻子的白人要進行審判,美國最高法院的最後裁決是“白人有權利娶黑人為妻”。這個判決,使得20世紀60年代的叛逆青年們歡欣鼓舞。

20 世紀 80 年代

先後發現了無法用抗生素治療的疱疹和艾滋病,它們主要是通過性交過程傳染的。這兩種病,對於性解放者起道了一定的“阻嚇”作用。人們發現,性解放和死亡掛上了鉤!

20 世紀 90 年代

不只是家庭道德這類“保守”思想的回潮,還有浪漫愛情追求的起死回生。於是,性自由的喧器開始退潮。

以上,是美國近50年來“性自由”的大致回顧。從中我們至少得到如下啟示:

其一、在歌舞升平、蜜罐裡泡大而又缺乏理想信念的新一代,容易成為“性解放”的“生力軍”,性走近了兒童和少年,就可能使他們在“自由”與“快樂”之中,變成了性的奴隸,並更加趨向動物化;

其二、人與禽獸的“本能”無區別、“性享受”與“性消費”是“人的權利”等等“性哲學”,沖垮了傳統的“性倫理”、使性變成了一種“游戲”,使“人”變成了性的“工具”和“商品”,它為性解放、性商業以至性犯罪提供了“理論”依據;

其三、各種媒體的“性廣告”以及大量性的文學、藝術、影視作品,為整個社會性的墮落並使得整個社會逐步容忍這種性的泛濫與墮落,制造了輿論和烘托了氛圍;

其四、政府的相關法律、法規為性的墮落提供保護和創造條件,就加速了全社會的“性化”和“性文化大國”的確立;

其五、艾滋病和各種性病的迅速蔓延,又給正在發展的“性化社會”潑了一盆冷水,剛剛獲得“性的自由與享受”,又與“死亡”掛上了鉤。它迫使人們反省和檢點自己的行為,重新認識性的價值與神聖,重新體驗兩性的和諧、愛的共融與愛的聚會,重新恢復“人”的神聖與尊嚴,進而向傳統“性倫理”和“家庭”幸福的回歸。這一短暫的歷史反復及其付出的代價,將為21世紀人類文明的新自覺提供理性的支持。

不得不承認「性革命」偏離了預定的軌道,導致了大量的社會惡果。

美國青年男女大都喜歡同居而不結婚,並不斷變換同居夥伴。

《花花公子》在美國開始發行,便是「性革命」的一個明顯標志,當時《花花公子》也曾在性放縱中起過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到了1986年,它的銷售量從700萬份,已下跌至340萬份。

紐約的「時報廣場」附近有一條出名的「色情街」,70年代的全盛時期共有20家色情影院,90年代初期只剩下4家。

美國的迪斯科舞廳多為青少年在此喝酒、跳舞和實行性放縱的地方,但是從80年代後期開始,美國不少城市新開的迪斯科舞廳只有舞跳,沒有酒飲。

其實,性解放,最初單純也只是反對性別歧視,爭取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社會地位和政治經濟權利的女權運動,同時要求改變基督教禁止離婚的戒律,主張婚姻自由。

只是沒想到後來隨著時代的變化,慢慢的走偏了。

其實性解放這回事,單就字面上意思來看確實容易讓人朝情色面思考,但是若是我們能夠把這事情往更大的深度與廣度來探究,如今的性解放更應該將其放在於支持多元成家與同性婚姻制度上。這才是真正追求性解放背後自由的真理啊。

以上